CN
EN

行业应用

十三五规划电力结构调整

2016-11-16

电量是电力规划的基础。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“新常态”,规划中结论为“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 6.8-7.2 万亿千瓦时,年均增长 3.6-4.8%”。应该说这个数值是非常小的,即使相对于以往做的任何一版电力规划报告而言,都是最小的之一,采取的应该是电力电量预测中的低方案。但即使如此,外界仍然有诸多争议。

比如“去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是 0.5%,今年前三季度虽然增速达到 4.5% 但是因为今年前三季度气候有些异常造成不可比的因素,那么这个数据的制定会不会有些乐观?”

其实,电力电量预测本身就不可能准确预测,在充分考虑目前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,横向对比国外相同发展水平国家等等,保持一定的裕度是有必要的,规划要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。

其实对比国外发达国家,我国的人均用电量是比较低的,电力增长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,第三产业发展,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到。国家十三五规划电力结构调整,优先布局清洁能源,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。

规划中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主网不再是电网发展的投资重点,贴近用户和民生的配网将重点发展,比如电能替代,充电设施,分布式发电等等,都需要坚强配网的支撑。尤其是新一轮农网改造,对于薄弱、欠账累积的农村电网来说,特别关键。

中国配电网相比国外发达水平,相对比较落后,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欠账太多,一方面是时间因素,我国配网发展时间也不长,日本 50 年代已经开始规划配电网了;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因素,国家投资就那么多,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投入到骨干电网上,配网建设相对滞后。

未来电网发展更贴近用户侧、需求侧,和配网密切有关,从这个角度而言,配网是应该重点发展。比如最近火热申报的多能互补示范工程,不同类型能源集成互补,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,也是本次规划想要强调的绿色高效的落脚点。

当然,主网发展也不是不重要,只是相对而言。

特高压建设方面,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“西电东送”输电通道,新增规模 1.3 亿千瓦。目前西电东送的规模大约 1.4 亿千瓦左右,十三五新增的数值包括火电、水电和风电,应该说相对还是比较高的,体现了特高压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作用。这其中,风电利用煤电基地通道搭送的规模,和风火打捆送电距离是需要关注的地方。